星期日, 7月 01, 2007

忠於所托

題目:忠於所托
經文:馬太福音28章16至20節

有一個快遞公司廣告,它的內容是描述,有一輛救護車司機長的非常胖,很碰巧那天他載了一位老太太要到醫院急救,可是非常不妙的是,他遇到了大塞車,塞到連救護車動彈不已,為了要完成他救人的任務,他當下就抱著這位老太太,穿梭在車陣中,當他氣喘呼呼,滿頭大汗的將老太太送到醫院的時候,他獲得了在場所有人士的掌聲,因為他忠於所托,雖然他長的非常胖,他卻願意不計一切代價的去排除了所有的困難,只為了達成任務。
昔日主耶穌要升天前,非常慎重的將大使命交托給所有跟隨祂的人,代代相傳,今天,我們每一位蒙恩得救的弟兄姊妹,也都和初代的門徒一樣,從主領受著相同的托負,重要的是我們應當如何來回應主給我們的托負,藉著所讀的這段經文,我們分別要從遵主命令,使命必達,以及蒙主悅納三方面來學習忠於所托這個題目。

本文:
第一點:遵主命令
經文:16~17「經文說到十一個門徒往加利利去,到了耶穌約定的山上。他們見了耶穌就拜他。然而還有人疑惑。」

在這裡的經文並沒有提供我們有關,耶穌和門徒是約定在那座山上會面,但是,這山在傳說上一向被認為是主耶穌改變面?與摩西以利亞會談的那座山。很值得一談的現象是主耶穌似乎對山特別情有獨鐘,比如說第五章記載主耶穌呼召了門徒之後,隨即在山上宣講登山寶訓(5:1),復活之後的主耶穌,也是選在山上宣講大使命,之外他還吩付門徒要將祂的教訓傳授下去(28:20),從這具有聯貫性的線索來看,似乎是要告訴我們「復活的主耶穌和祂所宣講的大使命,並非取代了主耶穌在加利利的工作和教導,而是其延續」。從經文的記載,告訴了我們,主耶穌和門徒的這次相遇,乃是在主耶穌未上十字架以前就和門徒約定好的,此外,復活的主再次透過,見到祂復活後第一次顯現的婦女們,來叮嚀門徒赴約。同時在本章的第8,10,16節三次出現有關這次見面的經文,由此可見主耶穌對這次會面是何等的重視。後來的發展果然不負主望,婦女們遵照主的命令去命,雖然她們這時候的心情是又害怕又大大的歡喜(28:8),她們卻不誤事,並且「聽命順服」,努力的去完成主耶穌所交付給他們的命令,同時我們看到十一個門徒的表現也是不惶多讓,他們也來到與主約定的這座上上。經文發展至此,讓我們看到聽命順服的美好榜樣,如果有門徒故意忽略或不順服主的命令,那他就必然會失去,這千載難逢的機會,於主耶穌升天的歷史時刻,面對面的從復活的主那裡親自領受大使命的任務。每一個願意蒙神使用的信徒,其個人必定要先具有一項共同的表現,就是願意「聽命順服」。因為他深知所信與所事奉的,乃是復活的榮耀主,是戰勝死亡,從死裡復活的主,祂是生命的主,配受極大的敬拜(約20:26~28,徒3:15;參太14:22~33)。此外,一個願意在各方面討主喜悅的信徒,必然會活出聽命順服的事奉態度,因為「聽命勝於獻祭,順從勝於公羊的脂油。」(撒上15:22)並且神應許說祇要我們聽從神的話,行祂所吩咐的一切道就可以得福(耶7:23)。我們若要在神所交托的使命上有更好的表現,那我們除了聽命順服,還要加上持定心志,才能勝過一切的疑惑和不信,完成使命。
經文於18節下半說到「然而還有人疑惑」,這句話有可能是指十一個門徒中的一些人,但也可能是指在場的其它人士,譯作「疑惑」的這個字,其原文意思不是指「堅持不信」,而是「不肯定」、「猶豫」。那麼這些人是為了什麼事而猶豫呢?有學者認為,他們可能不肯定眼前的人,真的就是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穌(參路24:16和約21:4)。也有學者表示,這些人可能以為自己所見的是個異象或鬼魂,而不是一個真人(路24:36至42),不論比較接近的答案是那一個。但自從門徒聽到主已復活的消息至今,我們從門徒一連串的反應看來,主耶穌的十一個門徒與其它的在場人士都不是頭腦簡單、輕信神蹟的人,一開始他們並沒有預期耶穌會復活,在聽聞他復活,甚至親眼看見復活的主耶穌後,也遲疑不肯相信。極有可能主耶穌的這次顯現也同時讓五百多弟兄看到(林前15:6),雖然人數眾多,但是聖靈卻絲毫不客氣的指出他們中間「還有人疑惑」,也就是至今仍存著半信半疑的態度。對於即將被主差派大使命的任務之前,這是一個需要馬上被對付的重大的考驗,因為三心二意半信半疑「心懷二意的人,在他一切所行的路上都沒有定見」(雅1:8),一旦遇到困難或性命悠關的危險時,極容易臨陣脫逃或半途而廢,以致無法完成主所交待的大使命,雖然聖經沒有指明,復活的主,為何不直接於門徒躲藏之處,向他們顯現,但極有可能是透過履行事前的約定,來協助他們走出疑惑的陰霾,以及暫時遠離耶路撒冷的危險,回到加利利與主見面,透過四十天的時間,主向他們顯現多次,用不同的方法證明自己是活著的;他讓他們看見自己,又向他們講論上帝國的事。(路1:3),透過主愛心的安排,為的就是希望他們能持定跟隨主的心志,好為主所用。
當門徒從「還有人疑惑」蛻變成一群「持定心志跟隨主的人」,他們成為教會歷史上最有爆發力的的宣教士,天國的福音也隨著他們的腳?到處被人傳揚,並且他們個個至死忠心,都為主殉道。
也許你我的心中都曾對復活的主有過疑惑,但千萬不要讓疑惑將你帶離開主,而是將它向主傾訴,主會用你最能瞭解的方法來解開你的疑惑,而你也將更多的認識主,進而持定心志跟隨主。面對高失業率以及高學費的今天,生活的重擔,加上社會治安的敗壞,人人自危,卻都渴想得著平安。真正的平安唯有復活的主耶穌才能給,祂是現代人的希望。我們也正在享受祂所賜的平安,若我們只有自己享受,那就失去了祂復活的意義。更重要的大事是,我們個人知道並確信基督已經復活以後,就要遵主的命令,以聽命順服的態度加上持定的心志,去把這消息告訴世人。讓世人知道因為主耶穌已經復活,所以全世界每一個人都能擁有一個盼望。只要我們在座的每一位弟兄姊妹能以真實的行動來回應主的托負,那我們就可以大聲的宣告說,主所交給我們的使命必達。

第二點:使命必達
經文:18~19「耶穌進前來,對他們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
在這裡我們看到主耶穌祂對自己的聲明,祂很清楚地宣告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從這份聲明中間,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知道,在祂經過死亡後,已蒙父神高舉(腓2:6至11),擁有一切權柄,範圍包括天上(超越所有天使來1:4),和地上(超越人間所有掌權者)。這權柄是由父神賜給祂的,表明父神不在他的權柄之下。主已經從父神那裡領受了管理全宇宙的權柄,而這正是出於父神美好旨意的安排,為的就是在日期滿足的時候使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裡面同歸於一(弗1:10)。這裡提到權柄,就讓我們想起,在主耶穌開始傳道前拒絕了魔鬼的試探,主耶穌不願藉拜魔鬼來得著萬國(太4:8至10),反倒是盡其一生順服父神的旨意,甚至死在十字架上;結果祂不僅蒙父神高舉還賜祂所有權柄,就連魔鬼也要伏在祂腳下(創3:15)。主耶穌在這份正式的聲明中指出,祂擁有天上地上所有的權柄。所以,祂憑著這權柄所發出的使命必能達成,祂也會用祂的權柄來保守福音的工作得以持續的開展下去,誠如使徒保羅對帖撒羅尼迦的信徒所說,福音的廣傳,不獨在乎言語,也在乎權能,和聖靈,並充足的信心(帖1:5),當主耶穌吩咐門徒「所以你們要去」往普天下去傳福音,門徒乃是帶著主的命令,靠主權柄去進行這場搶救靈魂的戰爭,由於耶穌已擁有一切權柄,以致他的門徒可以放膽承受這以一切民族為對象的大使命,無懼於各種攔阻。從罪惡和撒旦的權勢之下,拯救那些一生因怕死而為奴僕的人,況且不信之人的心眼早已被這世界的神給弄瞎了,不叫基督榮耀福音的光照著他們(林後4:4),以致世人無法看見福音真光,再加上「我們並不是與屬血氣的爭戰,乃是與那些執政的、掌權的、管轄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屬靈氣的惡魔爭戰」(弗6:12),所以保羅叮嚀我們要穿戴神所賜的全副軍裝,就能抵敵魔鬼的詭計。唯有靠主權柄必能勝過陰間和撒旦的權勢,天國的福音才能傳開,世人才有機會來回應這位握有天上地上所有權柄的復活主,也才能領人歸主。
經文說:「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這是說到「領人歸主」的工作,其重點就是使人作耶穌的門徒,也就是作他的學生和跟隨他的人,要服膺他的權柄,委身於祂(太10:24)。雖然「去」並非主要動詞,這並不意味門徒只需就地使人作門徒,而毋須特別出外傳講耶穌,因為從上下文來看,這「去」不僅是形容「使萬民作主的門徒」的情況,也帶有命令的色彩;惟有真的往「外」去,萬民才有可能作耶穌的門徒。
透過所傳的福音,讓萬民能夠有機會作出回應,成為主耶穌的門徒,同時這個命令包含著一個遠比引領個人歸主更重大的事業。這是一個要去使萬民受影響,使萬民能夠朝向主耶穌的標準與理想的命令。去教導萬民,去訓練萬民。然後主耶穌也說到個別的工作。就是「給他們施洗。」這是奉父、子、聖靈的名,將個人帶進與神的關係中。誠如使徒保羅所說:「我們不拘是猶太人,是希利尼人,是為奴的,是自主的,都從一位聖靈受洗,成了一個身體,飲於一位聖靈」(林前12:13)主耶穌在這裡為日後的洗禮加入新的元素,就是「父,子,聖靈的名」,「領人歸主」是我們每一位蒙恩得救的信徒,所應共同擔負起的責任,我們得以成為上帝家中的一份子,完全是主耶穌為我們成就的救恩,更是祂甘心捨命來作萬人的贖價(提前2:6),由此可知救恩的代價是極為寶貴和無價,它同時也要求每一位領受救恩的信徒務要盡上傳揚福音的責任,使徒保羅論到傳福音與信主,兩者之間的互動關係時他說:「因為『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然而人未曾信他,怎能求他,未曾聽見他,怎能信他呢?沒有傳道的,怎能聽見呢?沒有奉差遣,怎能傳道呢。如經上所記『報福音傳喜信的人,他們的腳?何等佳美。』只是人沒有都聽從福音。因為以賽亞說,『主啊,我們所傳的有誰信呢。』可見信道是從聽道來的,聽道是從基督的話來的」(羅10:13~17),聖經又說:「父神救了我們脫離黑暗的權勢,把我們遷到祂愛子的國?。我們在愛子?得蒙救贖,罪過得以赦免」(西1:13~14)「領人歸主」就是幫助人接受救恩並得以免去地獄永火的刑罰,在那暗無天日的悲慘世界裡沒有任何盼望,甚至連潤一潤喉嚨的水都不可得(路16:24),在那裡只有永不熄滅的烈火與不死的蟲(可9:48),以及為自己的罪受刑罰的靈魂所發出的哀鳴聲。正因為地獄的刑罰是如此的痛苦,所以我們要把握機會領我們的父母,孩子,以及朋友來歸主,唯有主耶穌才能拯救世人,除他以外別無拯救,因為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讓我們可以靠著得救(徒4:12),將來所有蒙恩得救的信徒,都要和主一同在新天新地享受祂所賜的福樂。我們若怠忽職守,不投入搶救靈魂的工作,照聖經所說末日的審判要從神的家起首(提前4:17),屆時我們拿什麼向主交帳呢?所以,我們應當趁還有今天,努力為主擺上,善用主所給我們的人際關係,忠心為主賺1000,2000,或5000,領人歸主,討主的喜悅,所結的果子都會成為你我得主賞賜的憑據,希望我們見主面的時候,祂會用笑臉對我們說:「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你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太25:23)。有一個老姊妹她沒有讀過什麼書,但是她很想跟她住家附近的一位教授傳福音,可是又不知道該怎麼傳,每次提起勇氣去按對方家的門鈴,一聽對方應門,就嚇得趕快跑掉,有一次她鼓足了勇氣站在門外等,當這位教授一開門問她說老太太有什麼事嗎?她卻大哭起來說:「我要你信耶穌啦!」說完之後,她就跑走了,留下這個教授一頭霧水,同時那句話卻一直嶔在他腦海中揮之不去,令他百思不解的是為何一個老太太願意這麼作?過了幾天,他竟然去買了一本聖經回來看,也因為要更進步瞭解基督教而走入教會。為了要成全弟兄姊妹,在個人談道時能清楚將福音真理完整表達出來,我要用三元福音佈道法來和大家一同學習個人談道,通過這項嚴格的訓練,你將能完整的講述福音,並且獲得台灣三福中心的認證,但是因為第一次開班,所以按照台灣三福的授權,傳道只能招收二位學員,同時參加訓練的學員,將採自費的方式,需負擔教材費大約一千一百元左右。
傳道將以報名的順序來決定錄取的名單。我們若看重領人歸主的福音,必能蒙主悅納。

第三點:蒙主悅納
經文:v20「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經文說到「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很顯而易見,主耶穌在這裡提到門徒的栽培和訓練的材料,就是要出自主耶穌的教訓,而不是舊約的律法規條,這是因為舊約的要求都被主耶穌給成全了,祂更是舊約律法的最佳詮釋者(5:17~20)。祂所說的話和教訓,就是到天地都廢去了,也不能被廢去(24:35)。更是門徒訓練最重要的材料,從初代教會直到如今,祂的教導從不過時,或不合適。透過圍繞主耶穌的教導的門徒訓練,將會讓接受訓練的信徒,在生活上更能效法和實踐主耶穌的教導。因為門徒訓練,不僅包括了真理的造就,以及生活各個層面的學習與運用,更寶貴的一點,這是一項生命影嚮生命的事奉,它將會使得教導者與被教導者都同蒙祝福。通常它都是透過每週固定雙方約定的時間,一同查考並學習主耶穌昔日對門徒的教導和吩咐,包含祂處理事務的原則,不僅在頭腦中增加知識,並且在生活中,自然地活出主耶穌所喜悅的樣式,這也是愛主的具體表現之一,主說:「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這人就是愛我的。愛我的必蒙我父他,我也要愛他,並且要向他顯現。」(約15:21)。門徒訓練就好比是大樓的地基,前幾年它的果效看不太出來,但是一旦它冒出地表,就可以將萬丈高樓蓋在它的上面,如果教會忽略這項基礎事工,短期之內或許可以因其它事工的推展而成長,但教會的體質就好比是將房子蓋在沙土上一般,不太能禁得起風吹雨打,也因著信徒屬靈生命的幼嫩,而導致教會不容易有長遠的進步,有一隻老鷹從小就被獵人抓來與小雞一起養,牠也漸漸長大了,但是牠卻不會飛,因為牠從來都沒有被訓練和裝備過如何飛行,所以牠很?慕能夠在天上飛的老鷹,一直到有一天,獵人將牠掀起來往空中扔,牠也因而捽了好幾次,直到牠學會將注意力從地上轉移到天上,牠才開始能夠飛上天空。從此以後牠才真正成為一隻名符其實的老鷹。同樣的道理,我們在座每一個信主的人,若能接受門徒訓練的裝備,定能讓人看出我們真是基督的門徒。當我們以實際的行動去實行門徒訓練時,必能討主喜悅,並且祂應許要與我們同在。
主說:「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和合本聖經在這裡的翻譯,似乎要告訴我們,門徒要先履行大使命,然後主耶穌才會與他們同在,但這一句原來卻有一個更棒的翻譯,就是「毫無疑問地主必定與我同在」的意思。主耶穌在這裡應許與門徒同在,並不是依據門徒有無忠心的履行大使命,雖然這兩者具有密切的關切。在這之前主耶穌早就應許過要與門徒同在,主說:「無論在那裡,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裡就有我在他們中間」(18:20),在這裡主耶穌的意思是表明要持續性的與門徒同在,意即祂的同在總是在眼前的,是24小時不打烊的,持續到這世界的結束,因為有主的同在,讓初代教會直到如今的所有信徒,得著莫大的鼓勵和困難時的支持與安慰,更能代作履行大使命的積極動力。
有一間航空公司,机長出了一道題目,答中的旅客將會獲得該航線頭等艙的機票一張,這個題目是這樣,「請問那一條的旅程最短」,所有的旅客聽完機長的廣播之後,便立即翻閱該公司所有的航線來比較,所以就開始有人回答說,某某條航線最短、、、、等等,最後答案公佈後,都跌破了大家的眼鏡,這位獲獎的答案是這樣說的:「與最愛的人同行,那趟旅途將會是最短的旅程。」
人生的旅程有最愛我們的主與我們同在同行,我們是何等的有福,只要我們確實遵照祂的命令去行,就能得著,並蒙主悅納,這更是所有在患難中的弟兄姊妹最大的安慰。
結論:
透過以上所說的遵主命令,使命必達,蒙主悅納,我們定能忠於所托,親愛的弟兄姊妹,我們每一位都身負重任,將來也都要一同在主的台前向主交帳,,希望你能告訴我你比較方便的時段與地點,好讓我可以規劃拜訪的順序,我們今日為主的大使命付出的禱告與行動,以及所擺上的金錢和時間,屆時我們不但蒙主的悅納,更會得到主的賞賜,你我的努力絕不會是徒然的,其果效要存到永遠。
接下來,華榮要藉這個機會向大家說明我個人從父神所領受的異象,第一是要搶救靈魂,第二是要門徒訓練,希望透過真理的教導來協助弟兄姊妹長大成熟,並且透過各種的服事與訓練,包含鼓勵兄姊選修神學院所開設的課程,來成全聖徒各盡其職,並且在適當的時機來成立小組,透過小組的運作來關心栽培教導連結弟兄姊妹,感謝主將我們員林浸宣設立在這麼棒的地點,更賜給我們有很多的機會,包括幼稚園的老師學生與家長,還有對面的國宅,都是可以開發的禾場,華榮需要大家的合作,一齊來為福音效力。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