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7月 01, 2007

真正的偉大

題目:真正的偉大
經文:馬太福音18:1~6              

本文:
第一點:效法追求
段落經文:V1當時,門徒進前來,問耶穌說,天國?誰是最大的。
經文詮釋:
歷世歷代以來有許多的人,因著他們對所處那時代獨特的洞見,激發出他們對那時代的需要而有的偉大的抱負與志向,因著他們的堅持和努力,其中有的人成就了一番功業,有的則否,但隨著時間的更迭與演變,他們的成就也受到許多的考驗,然而對於那些真正的偉大而言,則斯毫不受影嚮,還反倒益發突顯其偉大,而這真正的偉大也才是值得我們效法追求的。
對於真正的偉大的定義,不同的價值觀,給予的認定都不盡相同,甚至彼此之間存在有極大的差異,但對基督徒而言,最權威的認定標準,並不是從人或世界的主流看法而來,而是從主耶穌而來,也唯有通得過主檢驗和認可才是值得全人類效法追求的的真正偉大,因此,身為基督徒實在有必要在這件事情上面明白主的看法為何?誠如門徒們向主耶穌就這個相關議題向主耶穌提出詢問,問耶穌說,天國?誰是最大的?門徒之所以會如此問,顯明他們想要瞭解,在天國的範疇裡面,是如何看待這個議題,若能夠預先知道其中的條件或質素,將有助於指引和修正他們在地上的追求,在有生之年預備那些得以讓他們在天國中成為最大的條件或質素,所以他們一同來到主的面前,但是門徒們發問的時間,實在是拿?的相當好,這個時間點是在主耶穌明明地向門徒啟示,祂與天國之間的特殊關係,以及祂即將要完成祂救贖全人類的大功,現在祂正朝耶路撒冷走去,此行祂將要受長老祭司長文士許多的苦,並且被殺,第三日復活這件事之後。換言之,他們極有可能誤以為,當耶穌從死裡復活之後,也就是他們這些忠心跟隨耶穌三年半的人要被論功行賞的時刻到了。在這個邏輯之下,現在就是卡位的好時刻。若能為自己在天國裡卡到一個最好的位置,那將是跟隨耶穌最大的收穫?當門徒門問天國裡誰是最大的?暴露出在這個問題的背後,他們內心那種喜愛爭競、喜愛領導他人而不喜悅被他人領導的心態。再者他們關心自己在天國裡的權益,甚於關心耶穌即將要走的十字架苦路,以及他要飲的苦杯。他們不太在乎耶穌的生死,他們在乎的是透過耶穌的死而更進一步實現的天國裡,他們個人能否得著比其它門徒更為尊貴的地位。


第二點:超乎想像
經文:V2耶穌便叫一個小孩子來,使他站在他們當中,V3,,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不回轉,變成小孩子的樣式,斷不得進天國。
經文詮釋:
天國是極其榮耀的所在,從永遠到永遠都由上帝在其中掌權,上帝的政權永不更迭,因此,若能在當中佔有尊貴的位置,那將會是無法想像的尊榮,可是這個位置卻不是人能夠自取的,乃是上帝按著祂的主權和恩典賜給那些配得的靈魂,但是上帝評審的標準和價值觀顯然是不同於世人且是超乎想像的。
天國是所有信徒的期待,雖然我們當中大部份的弟兄姊妹,至今未能一窺其榮美,但是透過聖經中對天國與天堂有關的描述,我們可以略知天國是上帝同在以及管轄治理的地方,是蒙恩得救的靈魂們死後與上帝永遠同在的所在,在那裡沒有任何的罪惡和病痛,在那裡有的是上帝所賜的恩福,天國實在是一個令人嚮往的美麗新境界,有關天國的一切是那麼的令我們這些還存留在地上的人們感到好奇,然而這些好奇中包括天國是否仍有社會階級制度的存在,若有的話它的判定標準為何?因為在人類社會中對階級問題看得很重。針對門徒們所提的問題:「天國中誰是最大的?」主耶穌的回答顯然是將它歸類為對天國階級制度的詢問,祂回答的非常生動,一針見血,在天國裡面評定大小與尊貴的價值觀是完全與人間的價值觀相反。是超乎門徒所能想像的,主耶穌用小孩子的比喻來教導門徒們認識天國的價值觀,小孩子在猶太的社會裡是極微小的,他的長者對他除了有一種責任之外,不會在任何方面重視他,他只是一個受看顧者,不會是一個受尊敬者。所以,主耶穌要求門徒回轉變成小孩子的樣式,是要求他們在思想方法上來一個根本上的轉變,不再追求權勢,轉而追求無關緊要的身分,所以說,在這個比喻中最關鍵的是小孩子的地位,而不太可能是一般人公認的小孩子的天性,像虛心謙讓,天真無邪,輕信不疑,好學可塑等等,這不僅是超乎世人的想像,無疑它同時也顛覆了世人長久以來賴以為是的價值觀,就是以一個人在社群中所擁有的權勢地位以及影嚮力來決定其重要性,但在天國的範疇中,顯然這是行不通的,在天國中真正的偉大,乃是願意放下自己的身份地位,效法主的榜樣甘願成為眾人的僕人,本著愛主的心去服侍人的人。

第三點:謙卑自己
段落經文:V4所以凡自己謙卑像這小孩子的,他在天國?就是最大的。V5凡為我的名,接待一個像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
詮釋:
罪人的靈魂能夠進入天國,得著在永恆中最好的歸宿,這對一個原本應該在地獄償還自己有生之年所久的罪債的罪人靈魂而言,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實在是蒙了上帝的恩典而有的,因為這完全是出於神對罪人的愛而有的赦罪之恩,祂知道罪人的靈魂在地獄硫磺火湖中,只有永遠的痛苦和哀哭切齒,主耶穌描述在那痛苦的地方蟲是永遠不死,火是永遠不熄的,再者,地獄是處於一個與上帝隔絕的狀態,換言之,就是完全沒有上帝恩惠的地方,而未得蒙耶穌救贖的靈魂們也將永遠在其中接受刑罰。與痛苦的地獄相較天國實在是一個美麗新境界,值得令人嚮往的樂園,也是罪人在永恆中最好的歸宿,但是天國卻又與我們現今生存的這個世界有著極大的不同,天國裡面的一切是那麼的不同凡嚮,實在是我們無法用地上現有的模式和經驗法則來建構的,在天國裡真正的偉大寓於渺小之中,真正的顯赫?於平凡之中。這就是天國對世人價值標準的態度。謙卑自己,不是說隨意作出苦行的決定,也不是說假裝卑微樸素;這裡不是談天性或特性,而是要能甘居人下,存心謙卑,看別人比自目強,在謙卑自己的目標上,效法耶穌的精神,他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謙卑自己,就是願意接受像小孩子般地位的人,一個像小孩子的不是指真正年齡小的孩子,而是耶穌的信徒,不拘老少,一切甘願接受小孩子身分的人,而他們之所以大,是因為他們和耶穌的關係。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