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道題目: 基督徒的思想價值體系
經文: 馬太福音第九章14~17節
主題經文:
前言:
更深的認知 更美的內含 更好的結果
本文:
第一點:更深的認知
段落經文:
14~15那時約翰的門徒來見耶穌說,我們和法利賽人常常禁食,你的門徒倒不禁食,這是為甚麼呢。耶穌對他們說,新郎和陪伴之人同在的時候,陪伴之人豈能哀慟呢。但日子將到,新郎要離開他們,那時他們就要禁食。
經文詮釋:
一個人一生所能成就的工作和事業,往往被我們心中對該項特定工作或事業的認知和藍圖所限制,也就是說我們的成就不會大過我們心中的想法和藍圖。而我們對人事物的反應,也常常與我們過去的經驗、認知有極大的關係,然而可以預期的是不同的認知,所表現出來的外在行為也必然不同。聖經在這裡說到,有關禁食一事,因著不同的認知而有的兩種不同表現,其中一方是施洗約翰的門徒,他們看見另一方,也就是主耶穌基督和他的門徒,在這件事情上的作法和他們以及法利賽人的不一致,因此,他們來找主耶穌詢問,有關他對這件事情的看法,關於那時代禁食的規定,首先禁食是有法定的日子(例如贖罪日和其它有重大歷史意義的節日)和自定日(集體或個人定)的禁食,禁食對猶太人而言,是他們宗教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部份。一個克苦己心的法利賽人往往會在一個禮拜內選擇禁食兩次,有的法利賽人還會四處張揚,為了要讓週遭的人知道他正在禁食,有的還會用衣服將自己的頭給遮蓋住,或者是用泥灰抹在臉上,叫人認不出來。然而,這種吸引人目光注意的禁食,卻是主耶穌所禁止的,主耶穌並不排斥禁食,祂教導門徒,禁食時應該和平時一樣保持儀表清潔、和喜樂,而不是淪為個人宗教虔誠與否的表演秀,我們若是從聖經來查考有關禁食的經文,我們會發現禁食的意思是非常豐富的,首先它可以表示悲傷和悔罪。禁食是人藉以降卑自己的一種方法。有時禁食可以被理解為一種對自我的刑罰。禁食往往是為要得著神的引導和幫助,人可以為別人禁食,可是有的人卻誤以為禁食會自動使人的禱告蒙上帝垂聽,針對這種錯誤的想法,先知們宣告說,沒有正確行為伴隨的禁食是徒然的,發自內心真誠的禁食,是主耶穌所肯定和悅納的,因為神對所有的人,事,物有著全部的知識,祂看事情是看全部,而不像人單單只是看到事情的表象而已,因此常常犯了以偏概全的錯誤,並據此來要求他人,這就施洗約翰的學生們犯的錯誤,然而對一個基督徒而言,因著從主耶穌基而來的觀點,我們可以對許多的現象有更深的認知,如此一來,我們可以在生活中為我們所信的信仰作出最美的見證。
不同深度的認知和價值觀,產生出來的動力和行動存在著極大的落差,特別是信主前和信主後,我們或者週遭的人會發現我們的價值觀有很大的改變,信主前我們是為自己活,我們的價值觀基本上是利己的,也很努力去做一些社會大眾所認可的好事,但總是很難持久又好,但是信主後,因著聖靈內住在我們的心中,賜給我們重生的生命和能力,我們得以為主活,為主而作,我們的人生觀轉變成為利他的,可是我們對信仰的認知,有無繼續的增長,還是停留在初信的階段,或許它是三年前,五年前,或者是十年前。
在波士頓有一間精神病院,在陰暗的地下室關著一位被醫生宣告絕望的精神病人,這人名叫安妮。
但是有一老護士卻認為神所造的每個生命都是有盼望的,因此她常常帶著蛋糕和甜點去探訪小安妮,同時向小安妮
各位弟兄姊妹們,我們從主所領受的思想價值體系,應該是要主導我們個人的價值觀,並且發揮在我們的生活中,幫助我們對個人的事業或者有關信仰的事情有更深而且正確的認知,知道自己所信的為何,也知道為何而信,但它卻是需要付代價明白聖經熟讀聖經,才能得著,
第二點:更美的內含
段落經文:
16沒有人把新布補在舊衣服上。因為所補上的,反帶壞了那衣服,破的就更大了。
經文詮釋:
不同的價值觀和思想之間,必然會產生衝突和對立,主耶穌所帶來的新思想和新作法,是正規猶太教禮儀和傳統所不能接受的,彼此水火不容。主耶穌帶來的新時代無比繁榮興旺(婚禮和衣服、酒全都象徵末世時期的救贖)非要掙脫律法主義和苦行禁慾主義的桎梏不可,若硬要把互不相容的宗教擺在一起,則一定會引起分裂的導火線。至於兩者之間的不相容,主耶穌用新布與舊布的比喻來說明,祂說沒有人把新布補在舊衣服上。因為所補上的,反帶壞了那衣服,破的就更大了。這裡所說的新布,是指未經洗縮的布。如把這種布塊補在舊衣服的破洞上,當洗濯衣服的時候,補靪便會收縮,使衣服愈加破裂。同樣主耶穌所帶來的新作法和猶太教陳舊的律法主義,以及施洗約翰學生的刻己苦修相比較起來,顯然是如此的不搭調和格格不入。
然而,人若要接受從耶穌基督來的新價值思想體系和作法,是不是可以作些什麼來幫助我們自己呢?再者,主耶穌的思想價值體系,它的內含有那些呢?首先,人必須先作一件事,那就是放下過去那些利己,又自以為是但不討神喜悅的舊價值體系和作法,因為它們好比是那已經過時不合用的舊布。轉而接受主作個人的救主,藉著聖經的幫助領受祂的教導,祂的教導就好比是那新布,藉著祂的話語在我們個人的生命中建構出,合乎主耶穌心意的價值思想體系,這不是易事,因為它需要常常拒絕我們的老我和愛好,但是這卻是一件榮耀的事,因為我們的生命會越來越像我們的主耶穌。至於主耶穌帶來的思想價值體系,它的中心歸納成兩點,那就是榮耀神和利益人,在這個基礎上,它的範圍含蓋著我們所有的關係,不論是與神或與人的互動都在其中,凡我們所行的若能通得過榮耀神利益人的原則與內含,就必然會在生活會為我們個人以及週遭的人帶來無限的祝福。
不同的內含,會決定我們可以成為怎樣的人,因為我們信仰的內含,不僅告訴了我們當如何行,同時也賦予我們行動的所需的能力,讓我們的信仰生活充滿了生命力。
一只杯子,您不能改變它的材質,但您卻能決定它裡頭裝什麼東西。那怕是一只高級的陶杯,您拿它來裝污水,它就是「一杯污水」,即使是一只免洗紙杯,您拿它來裝甘茶,它就是「一杯好茶」,價值不於外,乃在於內。
人,也是一樣的道理,重點不在於外在的條件,乃在於他裡面所裝的東西。你長什麼樣子?已無法改變,但裝什麼東西?就看您自己的選擇了!很多人不快樂,為什麼呢?因為嫌自己長像不夠帥,臉蛋不夠美,身高不高,身材不夠好,這些東西固然重要,但卻無法決定你是一個怎樣的人。
真正決定你是個怎樣的人的,是你的修養,你的內涵,你的人品,你的思想,你的待人處世,,,那怕你長得再醜,只要你富有內涵,那就是一杯好茶;長得再美,如果素行不良,那麼不過就是「一杯污水」。
各位弟兄姊妹,因著主耶穌基督內住在我們心中,我們的內含應該是豐富的,並且它應該是自然而然流露出來才是,讓人得以在我們舉手投足言談之間,看見我們是屬於主耶穌基督的。
第三點:更好的結果
段落經文:
17也沒有人把新酒裝在舊皮袋?。若是這樣,皮袋就裂開了,酒漏出來,連皮袋也壞了。惟獨把新酒裝在新皮袋?,兩樣就都保全了。
經文詮釋:
思想價值體系的好與壞,對它的接受者,也就是跟隨者而言,有著重大的影嚮,因為人們心中真正相信思想價值體系是什麼,他就會活出什麼,而不在於他的嘴巴說些什麼,不同的思想價值體系,會導引出不同的行為,而這些行為也決定了人們不同的命運和不同的結果,因此慎選那真正能夠為我們帶來益處,以及更好的思想體系,就成為我們不可忽視的當務之急。
主耶穌帶來的思想價值體系,不僅讓所有願意接受並遵行的人們,在今世得著了平安喜樂,更在來世永恆的世界中得著生命,但是它卻沒有特定的外在形式,它就好比新酒一般仍需皮袋盛裝,只不過必須是新皮袋而已,為何新酒要裝在新皮袋裡呢?因為新酒是指仍在發酵的酒,若裝在舊皮袋裡面,酒發酵就會將皮袋脹破,酒也就無法保全,因此,新酒需要裝在新皮袋裡面。主耶穌藉這個比喻說明,若要從祂帶來的思想價值體系得著更美的結果,首先,就是不可用舊尺度,來衡量新的環境。老的思想價值體系只要還存在,就有它的用處。但是現在是新的時代,有新的動機,新的能力,新的動力,因此,主耶穌所立的新約,需要有新的表達方法,以君尊的紫色細麻布,來代替憂傷的麻衣,以得勝的歡呼,代替挫敗的飲泣;以復活日的朝陽,代替受難日的幽暗。
言而總之,就是不可再用舊事物的狹窄限制來局限新的事物,以及它可能產生更美的結果,神的意念高過人的意念,祂的道路高過人的道路,在信仰與生活之間,以色列人流傳了很多,不合乎聖經教導的觀點,作法與傳統,例如以色列人在異族的統治之下,渴望有政治型的彌賽亞來恢復光榮的大衛王朝,可是主耶穌並沒有揭竿起義,號召以色列人起來反抗羅馬帝國的意思,而是祂甘心情願,照先知所說的成為受苦的義僕,上帝的羔羊,是為要替世人除罪而降世的。這一點就和以色列人所期待的大相逕庭,因為主耶穌降世並不是要成為地上的王,而是為了那更好的結果,讓世人可以因祂而得救。
忠心遵行主耶穌基督的價值觀,將會讓主的聖名在我們的生活中得著極大的榮耀,也會讓我們的事業帶來更美的祝福與結果。
1912年4月15日鐵達尼號郵輪,從英國到美國作首度航行時,不幸卻在大西洋撞在冰山上而沉沒.,在當時成為震驚世界的大海難,即使到今天,也因為電影的拍攝,使這整個船難的過程活生生地呈現在我們的眼前。
根據許多人的親口見證,當將船將要沉沒的時候,船上的人都慌作一團,有的哭號哀叫,有的要爭先擠上有限的救生船逃生,秩序格外的混亂。
這時有位船客郝約翰,出來站在眾人當中,大聲喊叫說:「基督徒站出來!」於是基督徒一個一個的從擁擠的人群中走出來,聚在一起禱告,唱詩。當船漸漸沈下去的時候,他們還在吟唱著那首「近乎我主」的詩歌。
在為郝牧師舉行追思禮拜的典禮中,主席說:「我們紀念這位上帝的僕人,最要緊的是要牢記並實踐『基督徒站出來!』的呼聲。若沒有他的呼喊,當天必然有更多的人傷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