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7月 01, 2007

重新站起來

證道題目:重新站起來  
經文:約翰福音五章1至18節

今天所讀的經文中告訴我們,主耶穌上到耶路撒冷過節,這次祂來到舊城的北邊,靠近羊門附近的一個水池(希伯來話叫作畢士大),在那裡擠了許多的病人,他們沒有什麼心情過節,但是他們心中都存有一個盼望,就是醫治能夠臨到自己,並且能夠「重新站起來」離開這個苦難的地方。
站起來的意義──回應主的恩典 : 疾病得到醫治是病人心中最深的期待,在這水池邊有一個病人,他已經病了38年,對他而言,這是一段非常漫長,且又飽受疾病所苦的歲月,他在畢士大池邊一天又一天的等待,能夠「在池水攪動後,第一個下到池裡去」,可是他一直沒有機會如願。如果不是因為這場病,也許他的人生和前途,都是不可限量的。最起碼,他不用被困在這個痛苦又無助的環境(畢士大池邊),他的心中是多麼的渴望能夠重新站起來。分享淑真姊妹的見證。另一方面,對我們信主的弟兄姊妹來說,當我們靠主從個人的軟弱或失敗的環境中,重新再站起來的時候,我們不要忘記回應主的恩典,時刻向主感恩,我們所有蒙恩的人,要與所蒙的恩相稱,在生活的各個層面,表現出應有的見證來彰顯主的榮美,並且告訴我們週遭的人,主耶穌在我們生命中作過的大事,讓他們也有機會來經歷主的大能。

站起來的方法──聽從主的命令 : 我們從這個病人與主對談的內容中得知,他以為唯一能夠醫治他的方法,就是在池水被攪動的時候,能夠第一個下到水池裡去。可是他已經沒有辦法,靠自己下到池中,因為他已經癱瘓38年了,他實在是需要別人的協助。這就是他的無奈與軟弱之處。但是他得著醫治的方法,卻不是靠池裡的水,而是靠主耶穌口裡所發出的一句命令:「起來,拿你的褥子走吧!」。至此,這個病人的軟弱,再也不能阻擋他得到醫治。我們每一個蒙恩得救的人,或多或少都會有軟弱失敗的時候,就拿彼得的例子來說,當主被賣的那一夜,他在一個俾女的面前,三次不肯認耶穌為主,可是當雞開始啼叫的時候,他卻出去痛哭了,因為他知道錯了,這件事也就成為彼得的軟弱和失敗,可是在這危機處理的過程中,我們看到他沒有再選擇逃避,他作了一個選擇就是聽從主的命令,主對他說:「你餵養我的羊」,靠著主的能力和命令,彼得不看自己的軟弱,只看這位愛他的復活主,並因著祂的大能力,彼得能夠從軟弱與失敗的環境中重新站起來。我們每一個蒙恩得救的人,永遠不要忘記在任何的環境中仰望主,聽從主耶穌的命令,從我們個人的軟弱和失敗中「站起來」。

站起來的結果──主得著榮耀 :主耶穌在安息日行神蹟,將這位癱瘓38年的病人醫好之後,整個過程卻被認為是違反安息日的規定,至此開始,猶太人(法利賽人)的逼迫就臨到主耶穌的身上。當主耶穌與他們對話之後,祂引導所有的聽眾,進入神蹟最高峰的所在,就是主對他們宣告說:「我父做事直到如今,我也做事。」主耶穌透過這句話告訴他們祂與父神的關係,祂與父、聖靈同樣都是神,並且祂表明神是超越人加在安息日所有的規定,祂在安息日的工作,乃是為了要供應和維持人們所生存的世界,主耶穌所行的醫治神蹟,雖然是與拉比的口頭傳統相抵觸,卻是神憐憫人的作為。這是主耶穌在約翰福音書中,第一次公開宣稱祂與「父」之間的關係,卻也是約翰福音最主要的目的,讓人藉著這一切的神蹟奇事,得以認識耶穌基督就是上帝的兒子。當彼得靠主重新站起來之後,我們看到主透過他所作的工作,他帶領其餘的門徒佈道傳福音,讓數以千計的人回轉歸向神,讓主得著榮耀。主耶穌今日仍要透過,我們每一位「站起來」為祂向我們的同事和鄰居作見證,讓人因著我們的生命,和生活的態度而將榮耀,歸給我們的主。
在軟弱和失敗的光景中,也是我們感到無能為力的時候,但我們所有蒙恩信主的人,比其它的人幸運,因為我們可以來到主耶穌的面前,向祂求我們夠用的恩典,幫助我們「重新站起來」,因為我們的環境都是主所知道的,也是按我們所能承受的量給我們,必不超過我們所能忍受的,所以我們要聽從主的命令,不看自己的軟弱,就會從軟弱和失敗中重新站起來,顯明我們是靠主的大能力,並且主要使用我們,成為眾人歸向主的器皿,讓主的名在眾人中得著榮耀。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