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5月 29, 2009

伸出溫暖的手

題目:伸出溫暖的手
經文: 馬太福音12:9-14
日期:
地點:
編號:
主題經文:

前言:
引起興趣:
思想聚焦:
信息概念:
信息大綱:

本文:
第一點:看見需要
小點a:陷入困境
小點b:無力改善
段落經文:
V9-10:耶穌離開那裡,來到他們的會堂。10會堂裡有一個人,他的一隻手枯乾了。有人問耶穌:「在安息日治病,可以嗎?」目的是要控告耶穌。
經文詮釋:
金融海嘯可以稱得上是現代人的惡夢,許多人的財富在一夕之間被蒸發掉,海嘯之後大家都變窮了。許多原本幸福的家庭,在海嘯中被擊沉。然而,還有更多的人無家可歸,因為原本的房子,已不再屬於他們的了。無庸置疑,在海嘯的衝擊之後,財富的確重新分配,結果卻是讓原本不幸和貧苦的人們,更加的弱勢,他們的生活陷入困境,而他們本身又無力改善。他們急待週遭的人,看見他們的需要,並向他們伸出溫暖的手,助他們一臂之力,讓他們的生活得以繼續運作下去。
從古至今只要是人類社會,就會有許多的人,因著經濟、疾病或意外等、、其它不同的因素,導致他們的生活,和人生的發展、甚至是他們的人際關係受到很大的影嚮。他們的人生陷入困境,就像主耶穌在猶太人會堂遇見,有一隻手枯乾的人一樣,所謂的猶太人會堂,它的功能就好比我們基督教的教堂,是敬拜神和教導神子民明白信仰的場所。聖經沒有告訴我們這個病人的名字和他罹病的經過,以及他在此之前有無接受過其它的治療。但可以確定的是,他的人生已陷入困境之中,枯乾的手,意謂著他的人生將比正常的人更辛苦,他只剩下一隻能用的手,沒有辦法和其它雙手正常的人,在事業或工作上競爭,結果就是他的經濟收入也會大不如前,而更糟的狀況是,他有可能因此無法繼續從事原來的事業,因為,他的位子很容易就會被其它人給取代。再者,若是他是一個受僱於人的員工,那他的處境,就會令人更加擔心。而連帶會受到影嚮陷入困境的還不止於此,就連他的婚姻和他的家庭,勢必將無一倖俛和例外,除了這些之外,枯乾的手帶給他的痛苦還有內心層面的部份,他的痛苦和煎熬實在是無以言諭。
期待能夠早日康復,更期待有人看見他的需要和無助,並進一步向他伸出溫暖的手,協助他改善,他所面臨且令他無力改善的困境,是這個枯乾了一隻手的猶太人,此時的心聲,因為枯乾的手,造成他的日常生活很多的不方便,但他的心聲和呼求又有誰願意回應呢?他不知道,為何自己會罹患這種病,是因他所犯的罪呢?還是他的祖先所犯的罪?此時的他沒有答案,但是其它人的閒言閒語,對他而言,就好比是在傷口上灑塩,足以令他疼痛哀嚎不已。為了醫治日漸枯乾的手,想必他已經竭盡所能的遍訪名醫,也做過許多的努力,但直到耶穌與他相遇的這一刻為止,他的一隻手仍然是枯乾的,他先前的努力和心血,仍無力改善他的困境。此時的他,似乎只能默默的接受這個事實和結果,但他並沒有因此離開神,也沒有埋怨神,他安靜的來到神的面前,敬拜神,也向神呈現他的心意和祈求。他發自內心無助的禱告,神已經聽見了,神也看見了他的需要。神也在耶穌基督裡面採取了行動,看似偶然的巧遇,卻是出於主耶穌的旨意,和主耶穌極大的憐憫,主耶穌瞭解在祂面前這個人的感受,祂也定意要醫治他的病痛,幫助他解決這個困擾他已久且無力改善的疾病。好叫這個人不再為枯手病所苦,得以繼續他先前被枯手病中斷的人生。再者,也藉著這個人的枯手病被醫治的事實,彰顯了祂的權柄和能力,是在疾病之上

思想概念:

例證引用:

信息勸勉:





第二點:出於愛心
小點a:搶救生命
小點b:努力行善
段落經文:
V11-12:耶穌回答:「你們當中有哪一個,他僅有的一隻羊在安息跌進坑裡,會不把羊抓住拉上來呢?12人比羊貴重得多了!所以,在安息日行善是可以的。」
經文詮釋:
我們的國家社會以及整體經濟,在雙卡風暴以及經融海嘯之後,可以用「滿目瘡痍」四個字來形容。再加上我們的社會朝M型化的趨勢前進之下,貧窮的人變多,但有更多的人日子變的更難過了。許多的家庭也因為全球不景氣的緣故,收入大幅的減少,甚至中斷。這一波波的衝擊,衍生出來的社會問題,讓我們的國家社會付出了非常大的成本。身為國家社會的一份子,上帝要我們出於愛心,去搶救生命,並努力行善,成為照亮黑暗的蠟燭,讓週遭的人感受到上帝的愛和關懷。
出於愛心向週遭的人伸出溫暖的手,在我們的能力範圍之內,去幫助他們,就是搶救生命的開始,或許我們無法解決他們所面對的困難或危機,但我們所擺上的這一切,將會在危機之中為他們帶來支持和希望,也才不會任由危機吞吃他們的生命。主耶穌珍惜生命,就連牲畜的生命,祂都愛護,因為每一個生命都是祂珍貴的創造,祂是創造生命的主宰,祂看重生命勝過猶太教的宗教導師,也就是所謂的拉比在信仰上訂定的規條。而這些規條被集結成冊名叫米示拏,米示拏是猶太人在信仰生活上很重要的指導手冊。按米示拏的規條看來,這個前來會堂聚會,一隻手枯乾的人,他所表現出來的病徵是痳痺無知覺,但沒有生命的危險,若按米示拏的規定看來,如果一個人有生命的危險,在安息日那天救治他是合法的,但若是沒有立即死亡的危險,那他就應該要等到安息日過了之後再來進行或接受醫治。法利賽人馬上針對這件事向耶穌提出質問,但實際上他們是在挑戰耶穌,並等著要控告耶穌,也就是要修理耶穌。至於,可否在安息日治病,耶穌並沒有立即的回答,但根據法利賽人的律法,答案只能也只有一個,就是不行治病。然而,對熱愛靈魂和搶救生命的耶穌而言,答案也只有一個,那就是可以治病。耶穌回答:你們當中有哪一個,他僅有的一隻羊在安息跌進坑裡,會不把羊抓住拉上來呢?耶穌這次的回答,既不直接強調自己的權柄,也不引用舊約的例子,只是指出了他們行為的反覆無常,對醫治一個病人他們百般阻撓,但為了拯救自己的財產,他們卻可以不顧一切。他們看重自己的財產,耶穌卻看重每一個生命,耶穌要從危險的狀態中將生命搶救出來。
伸出溫暖的手,幫助需要被幫助的人,看似很簡單的道理,但卻不是每一個人,能夠作的到的,許多人助人的動機,並不單純,有的人是帶著利己和炫耀,又或者是為了不被良心譴責的心態。但唯有出於愛心,而努力行善,讓被幫助的人得著益處,同時也讓神的名得著榮耀。這才是神子民應該要有的助人觀,而這正是主耶穌,在面對來自法利賽人的質疑和挑戰所揭示出來的。主耶穌說:「人比羊貴重得多了!所以,在安息日行善是可以的。」在主耶穌的眼中,只要是出於愛心而努力行善,為了幫助人或羊脫離危險或困境,那是許可的。既然,他們沒反駁,耶穌指證他們在安息日將陷在坑中的羊,從危險之地救起來,那對按著上帝形像被造,因而比羊貴重的人而言,也就更應該要如此行,但是他們卻表裡不一。這位站在他們面前患枯手病的猶太人,並不是外族人,乃是他們的骨肉同胞。從頭到尾,他都是沉默,他沒有為自己發過言,對法利賽人而言或許這個人只是一個無足輕重的人,甚至比不上,他們個人家裡所養的羊。很有可能,這個人並沒有什麼顯赫的社會地位或宗教影嚮力。但對耶穌來說,越是弱勢的人,就越是神子民應該要出於愛,努力行善協助的對象,他們也是最常被人們給忽略的一群,他們也往往比其它人更缺乏資源,也比較不懂得為自己爭取福利,他們實在需要有人向他們伸出溫暖的手。

思想概念:

例證引用:

信息勸勉:

第三點:採取行動
小點a:付上代價
小點b:不求回報
段落經文:
V13-14:於是對那人說:「伸出手來!」他把手一伸,就復原了,好像另一隻手一樣。14法利賽人出去,商議怎樣對付耶穌,好殺掉他。
經文詮釋:
經濟蕭條的社會,在沒有被鎂光燈探照到的角落,有許多無助的家庭和個人,搖搖欲墜,他們過著很辛苦的生活,生活的重擔,債務的壓力,常常壓的他們喘不過氣來,為了生活,每天只有疲於奔命,他們需要有一個可以讓他們喘息的地方,也需要朋友和支持團體的陪伴和協助,他們更需要週遭的人們,能夠在他們孤單無助的時候,採取行動,付上代價且不求回報的向他們伸出溫暖的手,因為他們除了感恩的微笑之外,實在沒有其它東西可以回饋。
愛若不能感動人,向週遭有需要的人,採取行動,付上代價伸出溫暖的手,去幫助人們。那樣的愛,是虛假和沒有任何意義,更不能為週遭的人們帶來益處。真正的愛卻不是這樣,因為真愛會驅策著人,為了對方的益處,而採取行動,心甘情願的付上代價。誠如主耶穌所作的一般,雖然在祂的面前,有一個被枯手病所苦,需要祂在安息日立即採取行動和付上代價去醫治,好叫他能夠得著安息而不再為枯手病所苦,但同時在場的還有其它對祂極不友善的法利賽人,在等著抓祂的小辮子,好控告祂侵犯了拉比們對安息日所作的詮釋。來自法利賽人的敵視和殺害是耶穌為了醫治枯手病人所需面對的,這些法利賽人自詡為猶太教信仰的捍衛者,他們認為除掉耶穌,就是在為上帝大發熱心,其實殺害耶穌,是他們為了鞏固猶太教的既得利益而有的陰謀,因為有越來越多的人,因為聽了耶穌的教導之後,不再跟隨他們,而是跟隨耶穌。耶穌祂為了救人所付上的代價,就是祂的性命。雖然耶穌祂明知,祂最終所需付上的代價,就是祂的性命。雖然十字架的陰影,此時,已漸漸要籠罩著祂。但祂仍不畏懼,祂勇敢的對那人說:「伸出手來!」他把手一伸,就復原了,好像另一隻手一樣。因著耶穌願意付上代價,即使祂所需付上的代價是祂寶貴的性命,伴隨著耶穌採取醫治的行動而來的祝福,是這個枯手病的病人經歷了耶穌的醫治大能,但是,醫治如何臨到那人的身上呢?耶穌並沒有借助其它工具,耶穌也沒有接觸到患部,顯而易見的是因著這個人,對耶穌的信心和順服,而他對耶穌的信心和順服,表現在他對耶穌的命令和吩咐的態度和回應上面,他毫不遲疑的,當下立即按著耶穌的命令和吩咐而行,當他把手一伸,醫治的神蹟,就臨到了他的身上。
雪中送炭,向有需要的人伸出援手,是一件非常令人感動的善行和義舉,也溫暖了我們的社會,和許多人的心,同時也讓獲得幫助的人們,重新燃起了活下去的希望。這個社會需要更多的人,為那些弱勢的人們,採取必要且不求回報的行動,不求回報的精神,也是主耶穌為我們立下的助人榜樣。因著祂內心極大的愛和憐憫,祂願意對患枯手病的患者伸出援手,幫助他恢復健康。祂並不求回報,固然祂必須會為所採取的醫治行動,而觸犯了拉比們對安息日所訂定的規定,甚至為了助人而付上極大的代價,就是祂那無罪的生命,但是祂願意。雖然,我們並不知道為何這個被治癒的枯手病患者,從頭到末了,都保持緘默,既未向耶穌道謝,也沒有作任何的表示。這些都是耶穌可預先知道的,祂明明知道這個病人在痊癒之後對祂的態度。但耶穌並沒有因此就拒絕幫助他,耶穌也沒有對這個被祂醫治的患者提出任何的要求,而這也正突顯出耶穌的偉大。然而,學習向對他伸出援手的耶穌說謝謝,是這個人以及所有蒙祂救贖的罪人應該要有的禮貎。

思想概念:

例證引用:

信息勸勉:




結論:
1、信息概念的重述強調。
2、回應行動方案的提出。
3、針對意志立即性呼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