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眼光
經文: 馬太福音9:27-31
27 耶穌離開那裡的時候,有兩個瞎子跟著他,喊著說:“大衛的子孫,可憐 我們吧!”
28 耶穌進了房子,他們來到他那裡。耶穌問他們:“你們信我能作這些事嗎?”他們回答:“主啊,我們信。”
29 於是耶穌摸他們的眼睛,說:“照你們的信心給你們成就吧。”
30 他們的眼睛就看見了。耶穌嚴嚴地囑咐他們:“千萬不可讓人知道。”
31 他們卻出去,把他所作的事傳遍了那一帶。
日期:20081207
前言:
引起興趣:
商業周刊 第1097期 2008-12-01 刋登一篇專訪,它的標語寫著中年失業的經理,在人力網站發現創業商機,這位失業的經理名叫顏金條,四十多歲以前,他是營建業的高階主管,失業後的他,沒有熱門科技、金融產業資歷,失業後的顏金條,他每月盯著人力銀行網站,發現主管司機的職缺,扣除重複登錄,一個月竟有高達逾百筆的需求。念頭一轉,顏金條決定成立公司,因著他獨特的眼光,他只專營高階主管司機的派遣業務,公司的業務蒸蒸日上,去年他年營收逾億。顏先生的眼光的確很獨到,在一遍不景氣的大環境中,為自己開創出事業的一片天,這是一則激勵人的故事,今天,我們要透過剛剛所讀的這段經文分三點來培養獨到的眼光。
本文:
第一點:基於事實
小點a:敏銳觀察
小點b:理性分析
段落經文:
V27:耶穌離開那裡的時候,有兩個瞎子跟著他,喊著說:“大衛的子孫,可憐我們吧!”
經文詮釋:
眼光代表人們對人、事、物的獨特見解和看法,正確的眼光,能夠為人帶來作正確判斷和獲益的基礎,反之,則會為人們帶來錯誤的決定和損失,眼光的正確與否,和我們個人的人生發展包含升學、就業、婚姻、、、甚至是來世靈魂的狀態,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擁有正確的眼光,令人湵慕,但它卻是可以透過練習而得的,這樣的練習就是要培養個人的眼光基於事實,然後敏銳觀察和理性分析。
擁有正確和獨到眼光的人們,通常都會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他們比其它人更注重事實的基本面,勤下功夫,發掘和敏銳觀察所獲得的事實,然後基於事實展露他們的眼光。誠如聖經所提到的兩個瞎子,聖經說當耶穌離開那裡的時候,有兩個瞎子跟著他,喊著說:“大衛的子孫,可憐我們吧!”若從最接近這段經文的上文看來,這件事情的時間點很可能是發生在,主耶穌將管會堂的女兒給救活之後,而聖經提到這兩個瞎子是當耶穌離開那裡的時候跟著耶穌,雖然,聖經並沒告訴我們,這兩個瞎子是在什麼時候來到會堂主管的家,但有很大的可能,他們是在聽見有關耶穌將管會堂主管已死的女兒救活的消息之後,和眾人一起前來看這件令他們稱奇的神蹟奇事。因為在以色列地,從來沒有聽過有人能行這麼大的神蹟,可以將已死的人給救活起來。耶穌能夠使死人復活的神蹟和事實,傳遍了那一帶地方。這件事實卻讓群眾中的這兩個瞎子敏銳觀察出,耶穌既然可以使死人復活,那對耶穌而言,治癒他們的眼睛,使他們得見光明,相對而言,應該是件比較容易逹成的事情才是,他們對耶穌的眼光是正確的,因為那是基於事實敏銳觀察而有的。
每一個人都期待自己能夠擁有精準的眼光,但令人期待的眼光,則往往與人們的理性分析能力成正比,而理性分析的前提則是基於事實,誠如這兩個跟著耶穌的瞎子,他們大聲喊著說:“大衛的子孫,可憐我們吧!”,他們為何會稱呼耶穌為大衛的子孫?在當時候,這是一個專屬代名詞,它並不是用來泛指一般以色列人,雖然以色列人在某種程度上,都可以宣稱他們是大衛王的子孫,但大衛的子孫是指,神應許要坐大衛王寶座直到永永遠遠的那位,並且祂同時還會拯救以色列和全人類脫離罪惡和死亡,祂是彌賽亞也就是救世主的意思。這兩個眼瞎的瞎子,為何能夠有此眼光,得以看出同行的眾人包含其它的明眼人所看不出的真理,看出耶穌就是大衛的子孫,這實在是足以令同行的其它明眼人驚訝的一件事,但是聖經並沒有告訴我們這兩個瞎子有獲得從神來的特別啟示或任何光照,唯一的可能就是他們基於耶穌將會堂主管的女兒救活的事實,瞎子們察覺到若不是彌賽亞,又有何人能行這樣大的神蹟,使死人復活呢?既然耶穌能行這樣大的神蹟,那耶穌一定就是彌賽亞,雖然現場很熱鬧,蜂湧而來看神蹟的群眾越來越多,情緒也越來越高亢,無庸置疑,其中充滿了驚訝和感恩。但在喧嘩和熱鬧的表象之下,隱藏著一個值得眾人和全人類認識的真理,那就是耶穌的身份,經由瞎子的理性分析與歸納耶穌的所言和所行,他們獲得一個有關耶穌身份的結論,並將它在眾人之中大聲的給揭露出來,耶穌就是大衛的子孫,也是救贖全人類的救世主,同時,他們也在這個基礎上請求耶穌的憐憫。
第二點:正確信心
小點a:超越思想
小點b:全然交托
段落經文:
28 耶穌進了房子,他們來到他那裡。耶穌問他們:“你們信我能作這些事嗎?”他們回答:“主啊,我們信。”
29 於是耶穌摸他們的眼睛,說:“照你們的信心給你們成就吧。”
經文詮釋:
正確的眼光是上帝賜給人的恩典,它會幫助人們看出事物的真正價值,提升人們對人、事、物的判斷,它會引導人們在不明朗的局勢中所當行的方向,並可提供人們作抉擇時所需的勇氣,和承擔隨之而來的壓力的極限,特別是當其它的人們,或跟隨者還未看見相同的看見時,正確的眼光,會為擁有它的人帶來正確的信心,然而這樣的信心,在本質上應該是超越思想和全然交托的。
有價值的眼光必須建構在事實,而不是虛擬的情境之上,眼光就是用超越思想的正確信心去眺望和承接所看見的,直到所看見的全然實現。誠如聖經所說的這兩個瞎子,當耶穌進了房子,他們來到他那裡。耶穌問他們:你們信我能作這些事嗎?他們回答:主啊!我們信。從主耶穌和這兩個瞎眼的人的對話內容,我們可以得知,他們都對耶穌有正確的信心,因此,當耶穌問他們的時候,他們能夠異口同聲且堅定地說,主啊!我們信。他們相信耶穌能夠醫治他們的眼睛,到這個時刻為止,他們聽過許多有關耶穌所行的醫治神蹟。就在剛剛,耶穌才將會堂主管的女兒醫活過來,無庸置疑,在他們的思想裡面,耶穌能夠醫治任何的疾病。但是,直到如今,耶穌尚未開始醫治他們的眼睛,而且耶穌也不一定要醫治他們,就算耶穌肯,可是,,,他們還是無法明白其中的醫治機轉為何。但是他們卻對耶穌有堅定且正確的信心,所以他們可以說,主啊!我們信。他們對耶穌的正確信心,並不是出於神話或迷信,而是建基於在耶穌的身上和祂所說過的話語以及祂所行過的事蹟之上。雖然他們才正開始要認識耶穌,難能可貴的是他們對耶穌的信心,卻成熟到足以幫助他們超越思想和目前所處的狀態去相信耶穌。
因著成熟的眼光而有的正確信心,將會在漫長的等待過程中,為人帶來全然交托的心態,並鼓勵人們在遭遇困難或挫折時,能夠繼續持守他們比別人先看見的美好境界,盡上當盡的努力和代價,迎向他們所期待的成真,誠如這兩個對耶穌有正確信心的瞎子,在他們表明他們對耶穌的信心之後,他們帶著全然交托的心,等待耶穌能夠醫治他們的眼睛,按人的常理而言,他們在等候被醫治的過程中,應該是會焦躁和迫不急待的,但他們並沒有因此而來指揮耶穌該如何進行醫治的工作,此時,他們唯一能作的就是將希望,全然交托給耶穌,而他們所期待的醫治就在耶穌的行動和話語之後臨到他們的身上。聖經說:於是耶穌摸他們的眼睛,說:“照你們的信心給你們成就吧。”耶穌的醫治,並不需要藉由身體的碰觸才能夠臨到,但是透過觸摸他們的眼睛,有極大的可能是為要讓這兩個瞎子可以感受到耶穌對他們的愛和接納。再者,對這兩個人而言,耶穌的觸摸,讓他們可以非常清楚的確認出,是耶穌醫治了他們,而不是巧合,更不是其它人醫治了他們。耶穌並沒有必要醫治這兩個瞎子,,也不是因為這兩個瞎子比其它人更可憐,或者他們有什麼特別的貢獻,因此值得耶穌醫治他們,耶穌之所以醫治這兩個人的眼睛,完全是出自耶穌的恩典和憐憫,以及按著祂為這兩個人在萬世以先所訂定的計劃,再加上他們兩位對耶穌的那份正確信心而有的,他們對耶穌的信心,表現在將他們自己以及他們的眼睛需要得醫治的這項需要全然交托在耶穌的身上。因此當耶穌說:照你們的信心給你們成就吧,他們所期待的醫治就臨到他們的身上。
第三點:迎向祝福
小點a:美夢成真
小點b:分享恩典
段落經文:
30 他們的眼睛就看見了。耶穌嚴嚴地囑咐他們:“千萬不可讓人知道。”
31 他們卻出去,把他所作的事傳遍了那一帶。
經文詮釋:
眼光讓人預先看見人或事未來可能的結果及發展,並作好可能的因應,雖然有時結果與發展不必然會和眼光所預見的一般。但在一定的範圍內,眼光的確可以為人帶來具有某種程度價值的看見,但精準的眼光並不能取代人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也無法讓所期待的看見自動實現,卻可以激勵人把握當下,努力付出任何當付的代價迎向祝福,直到美夢成真和分享恩典。
不同的眼光,帶給人不同距離和程度的看見,有的人只看的到眼前,但有的人則是看的比較遠,不論是現在或未來,唯有從神而來的眼光,才能幫助人看的到人的靈魂以及所從事的一切活動在永恆裡的真正價值,並且引導人迎向祝福直到美夢成真,誠如這兩個來尋求耶穌醫治的瞎子,經過耶穌的醫治之後,聖經說他們的眼睛就看見了,這個結果對他們而言,真的是美夢成真,更是他們聽見耶穌以來日夜想要迎向的祝福,因著美夢成真,他們的世界變亮了,他們不再需要繼續在黑暗的狀態中,跌跌撞撞的摸索過餘生,這一刻,我們不知道他們等待了有多久,更不知道他們心中懷抱這個夢想的日子有多長,但對美夢成真的期待,則支持著他們一路走到現在,這時刻終於被他們給盼到了。對他們兩個而言,耶穌治癒了他們的眼睛使他們能夠看見,真是他們有生以來最大的祝福,但耶穌要賜給他們的祝福卻不是僅止於此而已,耶穌所要賜給他們的祝福是遠勝於眼睛被治癒的祝福。
不同的眼光,為人帶來不同的看見,唯有從神來的眼光,能夠幫助人們正確的評估目前的光景,包含身體和靈魂真正的需要,然後進一步尋求神的幫助,在神的幫助之下,迎向神所命定的祝福並在得著祝福之後分享恩典,好叫更多的人能夠同得益處。誠如這兩個眼睛被耶穌治癒的人,他們不再是看不見的瞎子了,他們和其它正常人一樣,擁有正常的視力,可以看見週遭的一切,和他們最期待和渴望看見的人和物以及美麗的世界,包括剛剛行醫治神蹟醫治他們的耶穌。這一連串的祝福臨到他們的身上,讓這兩位重見光明的人感動不已,他們的內心充滿了對耶穌的感謝,他們想要為耶穌作一點事,就是將耶穌在他們身上所行的醫治神蹟給見證出來,好藉此表逹出他們的感恩,同時順便向週遭的人們分享恩典,好叫更多有需要被醫治的人們,能夠來尋求耶穌的醫治,並得著痊癒,但是耶穌卻嚴嚴地囑咐他們:“千萬不可讓人知道。”為何耶穌會如此高規格的禁止這兩個人向人們傳遞耶穌為他們作的事呢?最主要的原因是耶穌知道祂道成肉身來到這個被罪惡控制的世界,祂最主要的任務就是要在十字架上完成救贖的工作,用祂無罪的生命替世人代償所欠的罪債和刑罰,好將犯了罪且又無力自救的罪人從罪人原本當去的硫磺火湖中給拯救出來,因著耶穌的犧牲和代償,罪人只要願意接受耶穌替他代償,那罪人非但就不需要在痛苦的硫磺火湖中慢慢償還,還能夠進入上帝為世人所預備的天堂,在那裡享受上帝所預備的永遠福樂。耶穌期待人們能夠這個角度來認識並接受祂所成就救恩,並分享得著救恩的喜悅,而不是從身體能夠得醫治的角度來尋求祂,因為靈魂得著從耶穌而來的救贖和救恩,乃是比必有一死的身體得著醫治還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