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好有你
經文路加福音:5章17至26節
日期:20080608
在一個礦工挖掘煤礦時, 不慎觸及未爆彈而當場被炸死, 他的家人只得到一筆微薄的撫恤金. 他的妻子在承受喪夫之痛的同時, 還要面臨經濟的壓力她無一技之長, 不知道要如何謀生, 正當憂愁之際工頭來看她, 並建議她到礦場販賣早點以維持生計於是她做了一些餛飩, 一大清早就到礦場去賣. 開張的第一天,來了十二位的客人. 隨著時間的推移, 熱騰騰的餛飩吸引更多顧客生意好時,大約有二 '三十人, 生意清淡時,即使雨天或寒冬也不少於十二人時間一久, 礦工的妻子們都發現丈夫每天早上工作以前, 都要吃一碗餛飩.她們對此百思不得其解, 於是想一探究竟,甚至跟蹤質問丈夫, 但都得不到答案. 有的妻子還自己做早餐給丈夫吃, 結果丈夫還是去吃一碗餛飩. 在一次的意外裡,工頭也被炸成重傷, 彌留之際對妻子說:我死了以後,你們一定要接替我, 每天去吃一碗餛飩,這是我們同組夥伴的約定. 朋友死了,留下孤苦無依的妻兒, 除了我們,還有誰能幫助那對可憐的母子呢? 從此以後,餛飩攤多了一位女性的身影, 在來去匆匆的人群當中, 唯一不變的是不多不少的十二個人. 時光飛逝,轉眼間,礦工的兒子已長大成人, 而礦工的妻子也兩鬢斑白然而, 這位飽經苦難的母親,依然用真誠的微笑來面對每一位顧客. 前來光顧餛飩攤的人,儘管年輕的替代老的,女的替代男的, 但從來未少於十二人經過十幾年的歲月滄桑, 十二顆愛心依然閃閃發亮.這段溫馨的情誼真是令人感動,讓得著幫助的人可以從困難中再度站立起來,今天我們要透過所讀的經文分別從三方面來學習朋友,還好有你.
第一點、主動關懷
17-18:有一天,耶穌正在教導人,法利賽人和律法教師也坐在那裡,他們是從加利利和猶太各鄉村,並耶路撒冷來的;主的能力與他同在,叫他能醫病。 18 有人用床抬著一個癱子,想送進去,放在耶穌跟前。
主耶穌來到這個地方,講道教訓人,雖然聖經在這裡沒有進一步告訴我們地名,若我們查考馬可福音就會知道這件事是發生在迦百農.而這件醫治的神蹟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讓人知道主耶穌在世上赦罪的權柄.我們回顧一下在這之前主耶穌行過的神蹟其中包括趕逐污鬼(4:31~37),醫治彼得岳母的熱病(38~39),以及各樣的病.甚至是最可怕的大麻瘋都可以被耶穌醫好(5:12~14).因著如此主耶穌的名聲漸漸被傳開了,同時也吸引更多人的人前來,不論他們是存著需要被醫治的心或者是別有用心,群眾之中甚至有部份是法利賽人,他們不辭辛勞的遠從加利利和猶太並耶路撒冷來到耶穌跟前聽祂講道,順便收集有關耶穌的資料.在這裡我們要稍微瞭解一下有關法利賽人的背景,這時期的法利賽人大約有6千人左右,他們來自社會的精英階層,他們對宗教相當熱心,是非正式的宗教領袖,甚至為了防範猶太人觸犯律法,他們就想辦法在律法的外面圍上的籬笆,比如律法說:不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因為妄稱耶和華名的,耶和華必不以他為無罪(出20:7).他們就採取最安全的作法,就是不發出神名字的音,如此一來就不會獨犯律法.久而久之也就把神名字真正的發音給遺忘了,他們努力地去遵守祖宗的遺傳(也就是律法外面的籬笆),無形之中導致宗教流於表面形式化,失去了宗教應有的實質內含,就是繼續不斷的愛神.法律賽人的焦點是定睛在神的律法以及祖宗的遺傳有無被耶穌所侵犯,諷刺的是在他們眼前的這位耶穌正是賜下律法的神,祂有醫治的大能.祂的眼睛看到是一群需要被教導被醫治的世人,其中有一位病人是被幾個朋友用褥子抬來的.我們不知道這幾位無名的朋友,為何願意費這麼大的勁來幫助他,但是若少了他們這個癱子朋友就不太可能,來到耶穌的跟前,因著朋友們願意主動走入癱子的生活中,去看去關懷癱子最迫切的需要?他們同時也看到自己的責任,就是可以為癱子朋友作些什麼來幫助他。他們都聽說過耶穌所行的神蹟,也確信主耶穌一定能夠醫好他的病,所以他們採用了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將癱子和他的需要帶到主的面前,讓主來醫治他。今天我們不僅要關心身體癱瘓的朋友,主動去到他們床邊透過各樣的服務將主的愛分享給他們,同時我們更要關心在信仰生活上癱瘓的弟兄姊妹,也許他們是曾經因著某些緣故或傷害以致對信仰產生冷淡後退,甚至因而停止聚會.這個時候我們最能夠作的就是透過電話關心與登門拜訪的方式,讓我們的弟兄姊妹感受到我們對他的關心,並且誠懇的邀請他們再度回到我們教會和我們一同過教會的生活,。有一個人問牧師,為什麼一定要去教會聚會,難道獨自在家中敬拜不好嗎?牧師沒有說什麼,只從火爐中夾了一個燃燒的火炭出來,讓它在一旁獨自的燃燒,沒有多久,木炭的火焰漸滅了。這個人立刻就明白,離開火爐的木炭容易熄滅,離開教會的基督徒也容易軟弱。所以,我們要更多主動關懷那些己經中斷教會生活的肢體,為了他們靈魂的好處,我們要以實際的行動,存願付代價的心來關懷和協助他們.
第二點、願付代價19~23
19-23:因為人多,沒有辦法進去,就上了房頂,從瓦間把癱子和床往當中縋下去,正在耶穌跟前。20他看見他們的信心,就說:“朋友(“朋友”原文作“人”),你的罪赦了。”21經學家和法利賽人就議論起來,說:“這人是誰,竟然說僭妄的話?除 神一位以外,誰能赦罪呢?”22耶穌知道他們的議論,就對他們說:“你們心裡為甚麼議論呢?23說:‘你的罪赦了’,或說:‘起來行走’,哪一樣容易呢?
任何助人的行動之前,都需要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助人者願為了助人的緣故,願意付代價到什麼樣的程度,癱子終於被朋友抬到主耶穌講道的屋子前,可是他們馬上就遇到困難,他們被聚集在耶穌四圍的群眾給擋住,他們無法更進一步靠近耶穌,屋子裡面擠滿了需要被醫治的人,在那麼多需要的人中間,根本沒有人會在乎這個癱子的需要,也沒有人願意將得著耶穌醫治的機會讓給他,更沒有人肯讓出一條路來讓他們進去。在這樣的節骨眼底下,或許是時間緊迫,情急之下,他們想到一個方法,就是經由屋外的階梯上到平房的屋頂,之後拆開屋頂,再將他們的癱子朋友縋到耶穌面前。這是一個很有創意的好方法,若能在事前經過屋主的同意會更好,因為聖經沒告訴我們有關交涉的過程,所以有很大的可能是他們沒有經過屋主的同意,就直接動手拆了人家的屋頂,這樣的行動,雖然有很好的動機,但它卻無可避免的要付上極大的代價。但是為了他們的癱子朋友能夠早日得到醫治,他們願意承擔因為這個拆屋頂的行動而有的後果與賠償的責任,他們似乎急迫到連開會的時間都沒有,他們當機立斷就一致同意願付代價來幫助他們的癱子朋友。在這個常人無法理解的行動背後,表現出癱子和他的朋友們對主耶穌的信心,癱子終於被縋到耶穌的面前,主耶穌並沒有按眾人的期待,就馬上醫治他的身體,主耶穌的作法是先處理導致他癱瘓的罪,之後再來醫治他的身體。
因著癱子對主耶穌的信心,主耶穌赦免了癱子所犯的罪,主對癱子說:「你的罪赦了」這麼作是為了顯明主耶穌祂是神,祂擁有赦免罪人的權柄,祂的工作就是要替罪人擔罪,並赦免罪人所犯的罪。主耶穌祂來,乃是為了要拯救靈魂脫離道德和屬靈能力上的癱瘓病。可是同樣的一句話卻激起文士和法利賽人強烈的反應。他們知道只有神才有權柄赦免罪人的罪,而這位神祂正坐在天上的寶座,祂的名字是耶和華,而他們眼前的這位耶穌是誰,竟敢褻瀆神,妄自赦免人的罪,基於他們狹窄的一神觀,他們直覺的認定耶穌犯了褻瀆罪。主耶穌知道文士和法利賽人的想法,祂要透過赦免癱子的罪來教導文士們認識,赦罪是比醫病要更高難度。反觀,癱子的朋友們,並沒有質問耶穌的身份和和權柄,雖然他們並沒有深奧的神學知識,但他們卻有一棵單純的信心,他們透過耶穌所作過的事,行過的神蹟,和所說過的話,他們相信耶穌是以色列所期待的救世主,耶穌一定可以醫治他們的癱子朋友,他們也為此願付任何必需擺上的代價,現在他們只能在屋樑上用敬畏的心,注目耶穌,並誠心的期待主耶穌的憐憫和醫治臨到他們的癱弓朋友身上。
十五到十六世紀間,出現了一位偉大的藝術家,名叫:丟勒(Albrecht Durer 1471-1528)他用木刻畫了許多聖經故事,其中最出名的就是:『祈禱的手』。他出生於德國的小村莊,父親是一位冶金匠,養育十八個兒女。所以每天必須工作十八個小時,非常辛苦。兒子中有兩人,對於藝術非常有天份,很想去城市藝術學校學繪畫,但是不能同時讓兩人去。兩兄弟商量,一個先去學,一個在家工作支持;等待四年學成,再換另一個去學,他們用投幣的方法決定。結果弟弟阿巴特‧丟勒Albrecht Durer先去,哥哥法蘭斯France留下工作。阿巴特很認真學習,被老師肯定讚賞,成為有名畫家。四年後,他照約定回鄉,父親招集親友為他慶功。席間,阿巴特起立向哥哥法蘭斯表示感謝,同時對他說:「現在該輪到你去學,我來支持」。哥哥流淚說:「不、不、你看我的雙手因作礦工變粗慥,關節僵硬,無法拿筆……弟弟,你確實有天份,你要繼續學畫,我願繼續為你禱告,你的成就,也就是我的成就……」。有一天弟弟看到哥哥正跪著禱告,那雙『禱告的手』讓他深受感動,留下極美的印象,於是他將之以『木刻』畫出,代表寶貴的『友愛』。
第三點、見證主恩
24~26:24然而為了要你們知道,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權柄,(他就對癱子說:)我吩咐你,起來,拿起你的床,回家去吧。”25那人立刻當眾起來,拿著他躺過的床,頌讚 神,回家去了。 26眾人都驚奇,頌讚 神,並且十分懼怕,說:“我們今天看見了不平常的事。”
主耶穌緊接著赦免癱子的罪之後,就醫治了病人的罪,透過醫治的神蹟,證明祂具有醫病和赦免罪人的權柄和能力,關於罪和疾病之間的關聯性,當時猶太人的觀念普遍的認為,疾病都是因著罪而臨到人們的身上,雖然這個觀念並不全然是錯誤,或許它可適用在其它病人身上,但卻不適用在癱子的身上,當癱子的罪被主耶穌赦免之後,主耶穌吩咐癱子拿起他的褥子回家去,他馬上經歷到主耶穌醫治的大能,他以及幫助他的朋友們以及當場的人們,都一同的見證主恩。
在主醫治恩典臨到他身上以前,他是一個毫無任何希望的癱子,自從他患病以來,他原本的人生計劃幾乎是完全的停擺,他所有的夢想和理想也都不得不放棄,他可以算的上是一個沒有任何行動能力的活死人,活著對他而言似乎也沒多大的意義,既沒有未來,也沒有任何的希望。他有的只是苟延殘喘而已,他內心的痛苦真是無人能夠體會,也無人能夠明白,這樣的日子真是不好過,雖然他看起來他所擁有的東西不多,但至少他還擁有珍貴的友誼,以及發自內心願意幫助他的朋友們。若少了他們的協助,這得醫治的時刻,將不會這麼快的到來。
在主耶穌發出了醫治的命令之後,醫治發生了,癱子立即經歷了主醫治的恩典,他原本所罹患的癱瘓病現在全然的被治癒,此刻開始,他不再是癱子了,他再度成為一個健康可以自由行動的人,他內心的感受就好比經歷了重生般的喜樂。這樣一刻是他長期以來的期待和等待,也是他和他抬他來的朋友們以及現所有目擊者見證主醫治恩典的時刻,而他所領受的恩典,是如此的偉大和奇妙。超過了他原本所求所想的部份。原本他是被朋友們抬來的,現在他可以拿起縋他下來的床,很有尊嚴的和朋友們一齊走回家去,一路上他邊走就邊歸榮耀神,請特別留意他在得著醫治的恩典之後,他是先頌讚神歸榮耀給神。此刻,他除了要歸榮耀給神以及向主耶穌感恩之外,他也應該向抬他來的朋友們感恩,因為有他們的協助鼓勵和扶持,他才有機會這麼快能夠經歷主耶穌的醫治恩典,得著赦罪的平安以及全新的人生。
有兩個登山客,於回基地營的途中,發現有一個登山客路倒在途中,就近一看原來這名登山客受傷無法行走。可是因為天色已晚,而且風雪越來越大,所以其中一名經驗豐富的登山客就說,離基地營的路還那麼遠,我們都自身難保了,千萬不要多一個負擔,就讓他自生自滅吧!說完他就繼續趕路。另外一位比較年輕的登山客卻認為不可見死不救,在幫受傷路倒的登山客作了初步的傷口處理之後,就挽扶著他一步一步的朝基地營的方向走去,當他抵逹基地營入口的時候,卻發現了另一具屍體倒在路上,令人感到遺憾的是,這具屍體竟然是那位登山經驗豐富的登山客。